各位同学:
依据《“强农杯”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竞赛暨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竞赛章程》为了增强“强农杯”创新创业大赛的广泛参与性,激励教师和学生参加,活跃校园创新创业氛围,我系依照大赛赛程安排,特举办创业大赛系内选拔赛。
一、系内选拔赛安排
选拔评审时间:2023年6月6日(下午13:30开始---)
地点:第四会议室
二、参赛对象
已经在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网址:cy.ncss.cn)或微信公众号(名称为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)任一方式进行报名的参赛团队,团队负责人须为我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。
三、大赛主题
强国强农赓续稼穑情 青春建功奋进新时代。
四、大赛要求
(一)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,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卫生、能源、环保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、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(二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,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、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,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。
(三)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,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所属学院(培养单位)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院(培养单位),且代表的参赛学院(培养单位)具有唯一性,同时作为该项目的推荐参赛学院(培养单位)。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。已获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。
(四)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35岁(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)。
(五)系内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、知识产权、财务状况、运营、荣誉奖项等方面。
五、赛道对象及参赛要求
高教主赛道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,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,原则上不多于10人(含团队负责人),团队负责人须为我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。如已注册企业,参赛团队负责人须为申报项目(企业、民办非企业单位等)法人代表。所有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(1988年3月1日之后出生)。每个团队指导教师数量不超过3名,每位教师可指导创业竞赛项目不超过2项。
评审要点方面,综合考虑作品的教育维度、创新维度、团队维度、商业维度、社会价值维度等方面因素(参考附件5)。
(一)高教主赛道
高教主赛道分为创意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。(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)
创意组包含本科生创意组和研究生创意组,以团队中最高学历判断所属组别。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,在作品完成提交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。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(科技成果的完成人、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)。
初创组包含本科生初创组和研究生初创组,以成立公司法人学历判断所属组别,在作品完成提交前需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未满3年(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)。项目的股权结构中,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/3,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%。
成长组包含本科生成长组和研究生成长组,以成立公司法人学历判断所属组别,在作品完成提交前需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(2020年3月1日前注册)。项目的股权结构中,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%,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/3。
(二)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
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、创意组、创业组。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,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、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。创意类项目、创业类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助力乡村振兴,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。(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)
(三)产业命题专项赛
产业命题专项赛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,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、行业龙头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等征集命题。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,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,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。同时发挥开放创新效用,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,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、管理等现实问题。立足产业发展,深化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,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、新市场,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。(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,具体活动另行通知)
六、学校赛程安排
(一)“大创网”报名(2023年5月29日-6月1日)。
所有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网址:cy.ncss.cn)或微信公众号(名称为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)任一方式进行报名。在服务网“资料下载”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(详见附件4),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。评审规则详见附件5。所有参加本次比赛的项目(包括往届 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北京赛区二等奖及以上项目)都必须在大创网上进行报名。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,报名截止时间不得晚于6月1日20时。
本届大赛组委会将于6月2日12点前公布各学院入围校初赛名额(新产生项目)及往届市二等及以上项目审核结果(若往届项目通过审核,可不占用分配名额,直接入围校初赛)。
(二)系赛选拔:(2023年6月6日)。
系内评选,评审规则详见附件5,以系为单位推荐优秀队伍参加校赛。6月6日21时前,以系为单位组织并确认入围校初赛的项目(包含分配名额的新项目和通过审核直通校赛的往届市二等以上项目)在校赛网站上报名并上传相关材料,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计划书(包括Word版和PPT版,提交时均需转为PDF格式)、指导教师指导项目信息确认函(详见附件9),若有视频也可选择性提交。
(三)初赛网审(2023年6月7日-6月9日)。
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学院提交的项目材料进行网上评审,选出优秀项目晋级复赛路演并推荐至市赛。网上评审的结果公布时间暂定为6月9日,实际公布时间待北京市为我校分配参加市赛名额后另行通知。
(四)复赛路演(暂定2023年6月11日)。
大赛组委会组织晋级复赛环节项目进行路演答辩。具体答辩相关信息另行通知。
七、材料提交
(一)以团队为单位将所有相关材料于6月1日16:00前发送至邮箱:gaocongcong@cau.edu.cn,包括:项目汇总表(详见附件6,往届项目需在表格最后备注“往届市二等”)、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成功截图(详见附件7,命名规则:汇总表中项目序号+项目全称),往届项目需额外提交获奖证明材料(命名规则同上)。
(二)院系选拔赛上每个项目负责人进行8分钟的项目介绍PPT。如有产品实物请各团队根据自身产品情况提前做好准备。
八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行政办公室 高老师
联系电话:010-62730004
相关链接:关于“强农杯”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竞赛暨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http://one.cau.edu.cn/tp_up/view?m=up#act=up/pim/showpim&id=7215930189103104
高精尖
营养视界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中国农大网络中心技术支持 校备案号:317_19001
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版权所有 ©2020 All Right Reserved